试管取卵少?不是你 “底子差”,这 3 个关键环节可能没做好

Last update on 2025年09月23日

凌晨两点,刚做完取卵的小琳攥着报告哭出声——B超监测时明明有8个优势卵泡,怎么最后只取到4颗?

“为什么B超监测时明明有10多个成熟卵泡,最后只取出了5、6个?我的卵子都去哪儿了?”

是不是自己“卵巢不行”?是不是医生技术差?其实取卵少从来不是单一问题,从卵泡“库存”到手术细节,藏着3个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原因。今天把试管医生的“内部逻辑”摊开说,帮你把“疑惑”变成“底气”。


先搞懂基础:B超看的“卵泡”,和你要的“卵子”不是一回事

很多姐妹误以为“B超里的卵泡数=最终取卵数”,但其实:卵泡是“卵子的房子”:每个卵泡里包着一个卵母细胞(卵子的原始形态)。我们监测的“18mm成熟卵泡”,只是房子够大了,但房子里有没有卵子、卵子能不能顺利出来,才是取卵的核心。就像花生壳再大,里面也可能没花生——这就是医生常说的“空卵泡”。01


原因:不是卵泡少,是能用的“种子”不够试管取卵的本质,是“从卵巢储备里‘提取’可用卵子”。如果你的卵巢“库存”本来就少,再怎么促排也难多取。

  • 年龄因素:随着女性年龄增长,卵巢内的卵泡储备会自然减少,这是正常的生理规律。因此,即使使用促排卵药物,能够刺激生长起来的“优势卵泡”数量也会相对较少。

  • 提前衰退:部分女性虽然年轻,但可能因遗传、免疫、手术或环境等因素,出现卵巢功能提前衰退的情况,其卵泡库存同样偏低。

  • 空卵泡综合征:卵巢功能下降还可能伴随“空卵泡”的出现。这就像花生壳里没有花生仁一样,卵泡外观正常,但内部缺乏有效的卵子。这会导致穿刺抽吸后,无法获得卵母细胞。

02


原因:“扳机”和“取卵”的时间差——错过最佳“采摘期”促排的最后一步是“扳机”(打夜针),目的是让卵子完成减数分裂,准备被取出。但这一步的“ timing ”,直接决定取卵率。“扳机针”的黄金时刻“扳机针”的作用是模拟体内自然排卵前的LH峰,诱导卵泡进行最后的成熟分裂,使卵子最终成熟并从卵泡壁上脱落,变得容易被吸出。这个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,需要医生结合卵泡大小、激素水平(如雌二醇E2、孕酮P)等多个指标综合判断。注射过早:卵泡内的卵子尚未完全成熟,卵丘细胞包裹紧密,导致卵子难以从卵泡壁上脱落,即使反复冲洗卵泡也无法获取,造成获卵失败。注射过晚:卵子可能已经“过熟”,质量下降,甚至部分卵泡可能已经提前黄素化,同样影响获卵率和卵子质量。36小时的精准倒计时从注射“扳机针”到进行取卵手术,通常有一个36-37小时的黄金时间窗。这个时间是基于大量临床数据得出的最佳间隔,能确保卵子达到最佳成熟度且尚未自发排卵。取卵时间过早:卵子成熟过程未完成,与注射扳机针过早的后果类似,难以获取。取卵时间过长:部分敏感的卵泡可能已经发生自发排卵,卵子已排出卵巢,自然无法在手术中获取。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医生会发现卵泡“凭空消失”了。医生说:这一步没有“标准答案”,必须根据你的卵泡大小、激素水平“个体化定制”——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促排方案,不同人取卵数差很多的原因。


标签:
搜索:
思普乐助孕动态:
好孕百科:
推荐阅读:
推荐医院:
标签分类:
最新文章